货物保管场所的规划方法主要是分区分类规划。分区分类规划是指按照库存物品的性质(理化性质或使用方向)划分出类别,根据各类物品储存量的计划任务,结合各种库房、货场、起重运输设备的具体条件,确定出各库房和货场的分类储存方案。
(1)分区分类规划的方法
1)按库存物品理化性质不同进行规划。这种方式就是按照库存物品的理化性质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化工品区、金属材料区、纺织品区、冷藏品区、危险品区等。在这样的分区分类方法下,理化性质相同的物品集中存放,便于仓库对库存物品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同时还便于对同种库存物品进行清查盘点。从空间利用情况看,同种物品集中存放时可以进行集中堆码,便于提高仓库货位的利用率。
2)按库存物品的使用方向或按货主不同进行规划。在仓库中经常有同样的物品却分属于不同客户的情况,如果此时依然按照物品的性质来进行货位规划,串发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所以需要根据物品的所有权关系来进行分区分类管理,以便于仓库发货或货主提货。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即非常容易造成货位的交叉占用,以及物品间相互产生影响。
3)混合货位规划。由于按库存物品理化性质不同进行规划和按库存物品的使用方向或按货主不同进行规划都有明显的优势和缺点,因此,通常情况下,通用物品多按理化性质分类保管,专用物品则按使用方向分类保管。
(2)分区分类规划的原则分区分类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存放在同一货区的物品必须具有互容性;保管条件不同的不应混存;作业手段不同的也不应混存;灭火措施不同的绝不能混存。
1)存放在同一货区的物品必须具有互容性。也就是说性质互有影响和相互抵触的不能同库保存。
2)保管条件不同的不应混存。当物品保管要求的温湿度等条件不同时,也不宜把它们存放在一起,在一个保管空间同时满足两个或多个保管条件是不可能的,更是不经济的。
3)作业手段不同的不应混存。当存放在同一场所中的物品体积和重量悬殊大时,将严重影响该货区所配置设备的利用率,同时还增加了作业组合的复杂性和作业难度,使作业风险增加。
4)灭火措施不同的绝不能混存。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存放在一起,不仅使安全隐患大大增加,也增加了火灾控制和补救的难度和危险性。